铭记 “七七”|听八路军老战士讲述穿越烽火的抗战记忆

发布时间:2025.07.08 点击量:?

凄厉的防空警报划破长空,

将我们的思绪带回88年前,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畔的枪声,

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烽火。

这一天,

我们永不能忘!永不敢忘!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翻开那段历史的书页,

聆听6位八路军老战士

刻骨铭心的抗战记忆。

他们的口述,

是穿越烽火岁月的珍贵回响,

是民族精神的永恒见证。

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

但侵略者的暴行

和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胜利荣光,

永远铭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




  朱位汉

  1917年生于江西瑞金,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战期间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军医,离休前任北京军区后勤六分部副参谋长、顾问。

  政治委员杨勇同志……这个时候左小腿负伤了,弄得他的裤子上全是血……我说,你不能带尖刀排了。他骂我,就你事多。我说你走不了了,结果他一走就趴下了……我和小刘手挽着手,杨勇坐在我们中间。他个子很高,我们很吃力,每行一步都很困难……我的手也破了,现在我的手上还有伤疤呢,肚子上也有个伤疤,肚子也破了,那还得往前爬,一步一步……杨勇看见我们两个身上都是血,衣服都破了,就掉着眼泪说,你们两个小鬼呀,为了救我,你看你们身上搞成什么样了……




  齐景武

  1918年生。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军分区一区队区队长。离休前历任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2010年去世。

  齐景武1.png

  政治委员叫王强,新城人,结婚第二天就出来参军了,参军就没有回去……那时候局面已经打开了。我说,把我们嫂子接来吧,他也允许了,我就派人去接了,接来刚过了铁路,到了我们这个管辖区,又是一次战斗。本来应该我牺牲的……结果打响以后,他跟我们中队走了,带着另一个支队冲上去了,战斗中牺牲了,差一两天就和他老婆见面了,这就没有见上面。




  郝印奎

  1921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任冀南第一专员公署财政联盟局局长。离休前任宁夏轻纺厅棉纺厂厂长。

  1937年8月,我参军了。开始还嫌小,说你还没有枪高呢,还参军,不太愿意收。我死乞白赖地说,你看国家要亡了,我不愿意做亡国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为啥不要呢?我小,我还能长大是不是呀?




  峻青

  1922年生于山东海阳,著名作家。抗战期间任胶东军区连指导员、新华社前线分社记者,离休前任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

  俊青1.png

  我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里面不是有这么几句话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样的宝贵生命,能慷慨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更多人的生命,这一种崇高的思想,崇高的道德行为,我觉得是人类最为美好的。




  刘宝俊

  1927年生于河北沧县。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渤海回民支队营副参谋。离休前在宁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

  牛家庄有个张连响大爷,我们到他那后,他给我们吃瓜。他说,你们吃。我们说,到时候给你付钱。他说,付什么钱呀,我就为给你们吃的……他儿子呢,1942年吧,叫敌人杀了。他说,我儿子死了,我还有你们这些个。他挑了一担子瓜就是为了给我们八路军吃的,是甜瓜,一个钱也不要。




  以上内容摘编自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张军锋主编的《我的抗战故事——20位抗战老兵的口述》(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以来自前线、后方、抗大、报社等各条战线的20位八路军老战士的亲身经历为线索,串联起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等八路军主力及晋冀鲁豫、晋察冀、晋西北、山东等主要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活动,全景式展现了八路军的战斗历程和生活情况,还原了抗日战争中真实的历史图景。

  本书通过口述史形式,唤醒了晋冀鲁豫、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老战士的鲜活记忆,留下一段段风格不一但激情无异的叙事,既有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广而深的描绘,也不乏老战士们对同袍互为后盾、百姓支援抗战小而微的追忆,成功构建了多维度的历史现场,为抗日战争研究留存了民间“活档案”,对于抢救性挖掘抗战故事、保护民族记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沉甸甸的故事里,有身体里流淌着38位战友的血的十八岁年轻战士,有用冀中槐树上摘下的槐籽槐花染成的青纱帐似的军衣裳和群众老乡缝制的军鞋,有舍己救人的马石山十勇士、血流成河的潘家峪,有甫一结婚就离家参军、牺牲在与妻子相聚前日的政治委员……这些真实可感的个体叙事,让抗战历史从教科书走入人心,让抗战精神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共鸣,让历史更具温度、热度、厚度。

  作者简介

  张军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纪录片导演及撰稿人。主创的纪录片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奖项;专著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等奖项。出版有《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述实》《中山国文存》等专著,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类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

让我们从历史中,

汲取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继续奋勇前行!


版权所有:leyu乐鱼在线官网

冀ICP备11021998号-1

地 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

技术支持: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